记者秦聪聪
年7月8日是第18个世界过敏性疾病日。研究表明,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患病人群占世界总人口的20%—30%。这其中,过敏性鼻炎就是一种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医院鼻外科副主任、主任医师陈爱平介绍,过敏性鼻炎的发病率为4%-38%,且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
环境和遗传是主要致病因素
“顾名思义,过敏性鼻炎是一种过敏性炎性疾病。”陈爱平说,过敏性鼻炎是一种特应性个体暴露于过敏原后导致的鼻黏膜非感染性慢性炎性疾病,其发病率为4%-38%,且呈现逐年升高的态势。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要有三个条件,分别是特应性个体、过敏原,以及两者相遇。
“过敏性鼻炎的发生有遗传倾向和遗传易感性。”陈爱平介绍,如果父母是过敏性鼻炎患者,那么他们的孩子发生过敏性鼻炎的概率要比其他人群高出三到四倍。另外,那些儿童时期存在食物过敏的孩子,往往属于过敏体质,日后发生过敏性鼻炎的概率也要稍高一些。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过敏性鼻炎的发病与遗传和环境的相互作用有关,但是其主要致病因素还是环境因素。像花粉、真菌、螨虫、动物皮毛等,都是常见的过敏原。
据了解,按照发病周期,过敏性鼻炎可分为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季节性的鼻炎发作多在春秋季节出现,常见过敏原为花粉、真菌等季节性吸入过敏原。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症状发作时间长,且有一定规律性,主要过敏原为螨虫、霉菌和动物皮毛等。
症状和感冒相似但也不同
陈爱平指出,过敏性鼻炎的发生和人体的免疫力有一定关系,主要表现为四大典型症状:鼻塞、鼻痒、打喷嚏、流清涕。
“虽然和感冒症状相似,但两种疾病的症状还是各有特点的。”陈爱平介绍,感冒往往伴有咽喉肿痛和发热,而过敏性鼻炎往往不会带来咽喉的症状和体温的升高。另外,从病程上来说,感冒多在一周内可以自行康复,但过敏性鼻炎的持续时间往往较长。
陈爱平指出,如果出现了这四大典型症状,医院进行检查来判断是否患有过敏性鼻炎。
通过鼻内镜鼻腔检查,过敏性鼻炎患者往往鼻腔黏膜高度水肿,呈白色,鼻腔内有大量的清鼻涕,而且双侧下鼻甲明显肥大,与鼻中隔紧密相连,鼻腔通气非常差。
接下来,则需要进行过敏原测试,找到过敏原。
“如果以上三者皆具备,则基本可以诊断过敏性鼻炎了。”陈爱平说,由于过敏性鼻炎患者与过敏性哮喘伴发,有时还需要进行肺功能检查。
过敏性鼻炎仅有少数能根治
陈爱平介绍,过敏性鼻炎具有反复发作的特点,患者日常生活常会受其影响。如果不能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还可能诱发鼻窦炎、中耳炎、结膜炎、过敏性咽喉炎,如果继续往下迁延,则可能诱发哮喘。
这些疾病会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影响其生活质量,还有研究发现,其疾病发作时情商、智商和对周围的认知能力也会有所下降。
“很多人认为过敏性鼻炎是小病,但也有很多患者饱受折磨痛苦不堪。”陈爱平坦言,对于过敏性鼻炎,仅有少部分可以根治。
据介绍,当前脱敏治疗是唯一一个有希望改变过敏性鼻炎自然进程,也就是让过敏性鼻炎得到“根治”的治疗方法。但是,脱敏治疗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不适用于全部过敏患者,目前在国内仅能对螨虫和艾蒿过敏的患者开展脱敏治疗。
当然,过敏性鼻炎也非完全无法治疗。
“除了过敏治疗,避免接触过敏原、药物对症治疗和外科手术治疗都是临床常用的治疗方法。”陈爱平介绍,患者可以通过戴口罩部分隔绝过敏原,或者暂时性离开过敏地区。药物治疗遵循“阶梯治疗”的原则,轻症可以局部治疗,采取鼻腔冲洗、鼻喷激素和鼻喷抗组胺药;若症状较重,需要联合口服药和鼻喷用药。
翼管神经切断术是通过切断鼻腔内翼管神经而有效解决严重过敏性鼻炎患者症状的手术方式之一,主要适用于严重性过敏性鼻炎患者、无法进行脱敏治疗或脱敏治疗无效的患者。通过手术,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症状、提升其生活质量。不过,该手术对技术水平要求较高,有相当比例的医疗机构目前还没有开展。
陈爱平强调,对过敏性鼻炎患者来说,良好的健康教育非常重要。
“希望大家能够正确地认识过敏性鼻炎,增强体质、规律作息,通过规范化治疗减缓其症状,做好自我管理。”陈爱平总结道。
科室简介:
医院鼻外科是国内较早开设的鼻相关疾病的诊断、手术治疗于一体的专业科室。在解决疑难、复杂、危重鼻-颅底疾病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工作,拥有多项国内首创及领先的防治技术,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可和高度评价,是山东省鼻-颅底领域的带头学科。目前病区开设床位43张,有省级学术带头人1人,山东大学博导1名,硕导1名。主任医师4名,副主任医师1名。具有博士学位6人,2人曾到美国MDAndersonCancerCenter和CaseWesternReserveUniversity访问学习。年收治病人人次,手术约余台。鼻科中心拥有奥林巴斯高清鼻内镜显示系统、德国莱克高清显示系统、美敦力IPC动力系统、美敦力FUSION电磁导航、高速颅底钻等高精尖设备。目前学科已经建立了脑脊液鼻漏、创伤性视神经病、垂体腺瘤、脑膜瘤、脊索瘤、嗅神经母细胞瘤、鼻腔鼻窦肿瘤侵及颅内、眶内肿瘤的规范化治疗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