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王平
眼下三伏天快到了,医院中医科里“冬病夏治”的门诊量逐渐增多。6月20日,医院中医科主任杨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冬病夏治”是中医学防治疾病的一个富有特色的重要疗法,但并非人人适宜,盲目“跟风”反倒容易弄巧成拙。
所谓“冬病夏治”,是指一些冬季因天气寒冷而导致病情发作或加重的疾病,在冬天治疗效果较差,而在病情相对缓解的夏季,通过适当内服或外用一些中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以预防冬季旧病复发,达到事半功倍的疗效。目前“冬病夏治”主要包括督灸和三伏贴两类疗法。据杨明介绍,督灸是采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在督脉上施以隔药或隔姜灸,融合经络、腧穴、药物、艾灸等疗法为一体的全面调理;三伏贴是采用了刺激性、温通散寒作用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病处,使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的目的。
有以下六类患者适合“冬病夏治”:患有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咽炎、体虚易感冒等呼吸系统疾病;患有慢性胃肠炎、腹泻、消化不良、厌食等消化系统疾病;患有颈椎病、肩周炎、风湿病等骨关节疾病;患有月经不调、痛经、产后伤风等妇产科疾病;患有前列腺炎、前列腺增生等男科疾病;以及气虚体质、处于亚健康状态等症状的治未病。
总的来说,“冬病夏治”适用于儿童、女性、老年人等虚寒类人群。但专家提醒,患有严重心、肝、肾、脑疾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重型糖尿病患者,瘢痕及过敏体质者,皮肤长有疱、疖或皮肤有破损者;处于疾病发作期(如发热、慢阻肺急性发作等)的患者以及孕妇等这类人群,不适宜采用这种疗法。
编辑:马小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