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呼吸道感染又称普通感冒,是包括鼻腔、咽或喉部急性炎症的总称。
广义的上感不是一个疾病诊断,而是一组疾病,包括普通感冒、病毒性咽炎、喉炎、疱疹性咽峡炎、咽结膜热、细菌性咽-扁桃体炎。
狭义的上感即普通感冒,多数可以自愈,发生率高,全年都可发病。
而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种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中的飞沫、人与人之间的接触传播,典型临床表现是急起高热、全身疼痛、显著乏力和轻度呼吸道症状,可引起严重并发症和死亡。
对于中医来说,感冒也有不同的种类。
“感冒”有那么多种,那应该如何区分和用药呢?
中医中药治疗
中医治疗感冒强调辨证施治。
风寒感冒:有恶寒重,发热轻(或不发热),头痛,鼻塞,流清涕,喉痒,咳嗽,多稀白痰,苔薄白,脉浮等表现。治疗可选用发散风寒的辛温解表药,如九味羌活丸、参苏理肺丸、通宜理肺丸,不能用桑菊感冒片、银翘解毒丸、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否则会加重病情,或迁延不愈。
风热感冒:发热重,恶寒轻,头痛且胀,咽喉红痛(或胀痛),或口干欲饮,咳嗽,咯痰黄稠,舌苔薄白微黄,脉浮数。治疗可选清热宣肺的辛凉解表药,如桑菊感冒片或银翘解毒丸、清热解毒口服液、羚翘解毒丸、羚羊感冒片。不能选用羌活丸、理肺丸,误用会引起体温升高,咽痛加重。
暑湿感冒:病因是人体感受了夏季暑湿时邪,又因喜欢纳凉和饮冷,体内的暑湿为风寒所遏,疏泄受阻,因而发病。表现外则发热不扬,头身困重;内则胸脘痞闷,脾胃不和,消化系统功能障碍,脉数,口虽干而饮不多,舌苔虽腻而少黄。若暑湿犯肺,肺气不清,还会有咳嗽痰黏,鼻流浊涕的症状。宜选择藿香正气水治疗。
时行感冒:病因多与气候突变、寒温失常有关,如春季应暖而反寒,冬季应寒而反温等,非时之气夹时行病毒侵袭人体而致病。可见发热、头痛、恶寒、鼻塞流涕、咳嗽、喷嚏、咽痛等症,还可出现脘痞、恶心等症。治疗以解表疏邪为原则,或兼以清热解毒,涤暑祛湿,具体用药应随风寒、风热辨证施治。
体虚感冒:身体素虚,抵抗力低,平时易出汗,不耐风寒。证见身倦乏力,食欲不振,轻度发热,鼻流清涕,常缠绵日久不愈,或反复感冒。此证用一般感冒药疗效不好,可用补中益气丸或者玉屏风口服液等治之。
西医治疗
西医认为,感冒多是病毒引起,目前药物对病毒没有特效,而且普通感冒的病毒感染可以在7天内自愈,所以治疗感冒以对症为主。
休息:病情较重或年老体弱者应卧床休息,忌烟,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减充血剂:鼻塞,鼻黏膜充血水肿时,可使用盐酸伪麻黄碱,也可用1%麻黄碱滴鼻。
抗组胺药:感冒时常有鼻黏膜敏感性增高,频繁打喷嚏、流鼻涕,可选用马来酸氯苯那敏或苯海拉明等缓解症状。
镇咳剂:对于咳嗽症状较明显者,可给予右美沙芬、喷托维林等镇咳药。
抗菌药物:感冒一般是病毒感染,无需使用抗菌药物。有白细胞计数升高、咽部脓苔、咳黄痰等细菌感染证据时,则可酌情使用。
抗病毒药物:目前尚无特效抗病毒药物,而且滥用抗病毒药物可造成流感病毒耐药现象。免疫缺陷患者可早期常规使用广谱抗病毒药物利巴韦林和奥司他韦等,对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可缩短病程。
解热镇痛药:有发热、头痛、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选用解热镇痛药,如复方阿司匹林、对乙酰氨基酚、吲哚美辛、布洛芬等。复方制剂感冒药一般是在解热镇痛药的基础上加入一些具有抗病毒、消炎作用的中药,既可以缓解感冒引起的发热、头痛、咽痛、流鼻涕等症状,又可以起到清热解毒,抗菌消炎的作用。
当然,如果病情加重,特别是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全身疼痛等)明显时,医院就诊,以免延误治疗的最佳时机。平时坚持适度有规律的户外运动,提高机体免疫力与耐寒能力,才是预防感冒的主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