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当地时间3月2日,世卫组织发布报告称,全球1/5的人听力受损。
“耳背”已经不再是上了年纪的人才会出现的问题,很多年轻人因不健康的饮食、生活习惯及城市的噪音污染因素,也会造成听力损伤。而且大多数听力损伤都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逐渐产生的,很难自我诊断。
那么,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坏习惯会影响耳朵健康?常戴耳机真的会耳聋吗?听力下降又会带来哪些隐患?转发给身边人,一起学会保护耳朵!
哪些行为影响耳朵健康
耳的结构精密、功能复杂,而且会因受到噪音、疾病、外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不同程度的听力损失。以下10条伤耳习惯你中了几条?
01坐地铁公交时戴耳机
在地铁及公交车等嘈杂环境中,很多人会不由自主调高音量盖过噪音,长此以往会对听力造成严重损害。每天使用耳机两小时,使用时声音超过60分贝,持续三个月就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02长时间“煲电话粥”
电话、手机等是现代社会中人们不可或缺的沟通工具。许多年轻人喜欢“煲电话粥”,一打就是几个小时。频繁接听或长时间接听电话,是损失听力的一个有害途径,还可能会引起神经性耳聋。
专家建议,打手机应长话短说,一次最好不要超过3分钟,此外,免提对耳朵伤害最小。
03用硬物掏耳朵
耳屎是外耳道分泌的一种淡黄色黏稠液体,我们在吃饭、说话时可自动将其排出。有人习惯掏耳朵,反而容易让细菌进入耳道,增加感染的可能性。经常用硬物掏耳朵,容易碰伤耳道,还可能弄坏耳膜。用棉棒火柴棒等掏耳朵,将火柴头或者棉绒遗漏在耳朵里,对耳朵也会造成损伤。
04经常泡吧、去KTV
研究表明,37%的听力残疾与噪声损害密切相关,噪音会缓慢损伤人的听力。酒吧、KTV等音量较大的娱乐场所,应尽量控制去的次数和时间。值得提醒的是,感冒或过于疲劳的人群尽量不要去噪音较大的场合,此时免疫力弱,如果再遭到高分贝噪音袭击,可能导致突发性耳聋。
05身体过度疲劳、压力过大
耳朵是最敏感的器官,情绪高度紧张时,血管收缩导致缺血缺氧,发生耳聋。现在的突发性耳聋以25-40岁的年轻人居多,主要和年轻人精神压力过大、生活作息不规律等相关。患者在刚开始时,可能只会感觉到耳鸣,出现“嗡嗡”声,感觉到声音遥远,然后突然听不到声音。
06乘飞机时不注意做吞咽动作
飞机在起飞或降落时,座舱内的气压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含气腔的气体也就随之扩张或缩小。如果中耳腔内外压不能迅速取得平衡,就会造成航空性中耳炎,出现两耳发闷、疼痛,头晕等症状。当飞机起飞或降落时,应主动做吞咽动作,让咽鼓管处于不断开放的状态,使空气能不断地出入,从而有利于保持中耳内外气压的平衡。
07滥用抗生素
因滥用抗生素而导致的药物性耳聋比较常见于少年儿童。一些抗生素例如常见的新霉素、庆大霉素等会很好地控制感染,可同时引发的副作用是损害脑神经,引起耳聋。这种药物性耳聋暂时没有很好的治疗方法,最好是提早检测,进行预防。
08用力擤鼻涕、吸鼻涕
用力吸鼻涕或擤鼻涕,容易引发分泌性中耳炎或胆脂瘤型化脓性中耳炎。医生表示,用力擤鼻涕,鼻涕从气道跑到别的地方,直接使耳内压力改变,可能会将部分鼻涕挤入鼻窦引起鼻窦炎,也可能会使鼻涕挤入泪管引起眼结膜感染,甚至挤入咽鼓管引起中耳炎。
09对感冒、鼻炎、咽炎不予理会
鼻窦炎、鼻炎、咽炎不可小觑,它们可蔓延形成分泌性中耳炎。分泌性中耳炎是小儿常见的致聋原因,但因其不会流脓而容易被忽视。目前主要防治措施为:积极治疗鼻腔和鼻咽疾病,并使用药物促进中耳液体吸收及排出,必要时行鼓膜穿刺抽液或鼓膜置管术,清除中耳积液,改善听力。
10长期有负面情绪
研究发现,生气、忧郁、悲伤等负面情绪,都可能诱发突发性耳聋。另外,突发性耳聋患者的情绪波动往往较大,有一部分人会比较急躁,还有些人性格十分内向,容易钻牛角尖。
常戴耳机真的会耳聋吗?
答案是有可能的。长期戴耳机听音量较大的声音,内耳毛细胞会受损,从而导致听力受损。由于内耳毛细胞无法再生,因此噪音对听力的伤害不可逆。
如何正确戴耳机?
1耳机选择伤害最小的头戴式气导耳机
①入耳式耳机封闭性虽好,但戴久了外耳道会有酸痛、胀感,会引起皮肤损伤,音量大了,对耳朵的伤害自然也大。
②骨导式耳机不通过外耳道和鼓膜传入声音,但它如果声音过大,一样会损伤耳蜗,最终导致听力下降。
2不在嘈杂的环境下使用耳机
在公交车、地铁等环境中,背景噪声大,这时如果使用耳机,会不自觉地提高耳机音量。而且,也容易带来交通安全隐患。
3调低音量,不要超过最大音量的60%
4不要连续听太久,尽量每次少于1小时
听力受损自测
如果你出现了下面这些情况,应及时就医:
①总是需要别人重复说过的话;
②总是漏掉部分谈话内容;
③别人总认为你说话声音变高;
④出现耳鸣、耳痛;
⑤习惯加大声音。
听力损伤治疗越早效果越好,如果失去最佳时机,听力将很难恢复。
听力下降会带来哪些隐患?
安全隐患
直接影响人们对外界声音的感知、辨音以及声源的定位能力。尤其是在过马路的时候,容易出现因听不见车辆的鸣笛声而导致意外发生的情况。
影响日常生活
无论接打电话、听歌、看电视还是与人交流等日常活动,都离不开听觉功能。一旦出现听力下降,会使生活质量大大降低。
影响精神状态
随着年龄增长伴发的老年性耳聋,不仅仅表现为高频听力下降,还会影响大脑对言语的识别能力。出现“看电视不得不调大声音”“嘈杂环境下听不清楚”等问题,长此以往,会使老年人回避社交,减少家庭成员间的互动,进而影响老年人的情绪,增加心理疾病发生的几率。
可能使老年人患上“痴呆”的风险增加
近年来科学研究发现,听力下降如果没有尽早干预,大脑长时间无法接受声音刺激,继而“用进废退”,逐渐形成“老年痴呆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