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很多人都深受咽喉炎的困扰,疑惑为什么咽喉炎老是反复发作,用了许多药还是不见效,同时还伴有咽喉部堵塞感、异物感,自觉粘痰多等症状……
其实咽喉炎是多因素、多原因引起的一类疾病,了解了病因后可以针对性治疗和预防此病,因此是可控制的疾病。
原因众多,其中反流性因素越来越引起医生、患者的认知和重视。
一
反流性咽喉炎的定义
胃食管反流性疾病(GastroesophagealRefluxDisease,GERD)是指胃或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下括约肌以上的部位(包括食管、胃等),胃、食管黏膜损伤造成的一系列症状的总称。
咽喉反流性疾病(LaryngopharyngealRefluxDisease,LPRD)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胃内容物反流至食管上括约肌以上的部位(包括咽喉、口腔、鼻腔、气管肺等位置),因反流部位器官黏膜造成损伤,进而引发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两者既相同,又不同。
二
反流性咽喉炎的病理、病因
反流本身是一种生理现象,如呕吐、排空胃内气体、排除消化道内异物等,有时对人体是有好处的。
过度的反流对人体就有害处了。我们的食管好比一条下水管道,反流的发生多见于管道老化,上面的阀门松了,动力不足,管道下端排水慢,造成上段满溢。管道内、外压力异常(阀门以上的吸力作用增大和或阀门以下向上的冲击力增大)。
目前反流机制尚不清楚,但这些观点越来越得到大家的认同:
1.咽喉部黏膜的抗酸屏障弱
咽喉部的黏膜上皮主要鳞状上皮、纤毛柱状上皮,较薄,其黏膜下层薄,咽喉部无蠕动清除机制。而食管黏膜上皮为致密的复层扁平上皮,其黏膜下层厚,食管也有蠕动清除机制。
2.咽喉部反流刺激
依据反流至咽喉部的内容物,大体可分为酸反流、弱酸反流、非酸反流(弱酸+碱反流)。
咽喉部受到反流刺激,早期表现为在酸的局部刺激作用,导致咽喉部黏膜充血、肿胀。逐渐胃蛋白酶原在酸性环境刺激性下激活成为胃蛋白酶,发挥其消化食物的功能,对肿胀的黏膜进一步损害。鳞状上皮等受损,细胞之间的间隙增大,裸露出部分神经末梢,咽喉感受到疼痛、灼热感及异物感等。长期反复刺激,量变导致质变,受损的细胞修复能力受损,细胞内的DNA可能部分修复或异常修复,从而异常增生,诱导肿瘤的发生。
3.咽喉部有迷走神经的分支,感受到反流刺激后,神经活动增强。
受它支配的喉部肌肉发生痉挛,产生呼吸不畅感。受它支配的气管发生痉挛,就产生了咳嗽、哮喘等症状。
4.食管动力退化、胃排空慢,造成胃内容向上溢出。
5.唾液分泌少,不能及时中和反流的刺激。
6.合并细菌感染性损伤等其他原因。
三
反流性咽喉炎的表现
越来越多的研究及文献报道,反流相关疾病可能有:
喉层面:咽喉炎、声带息肉、声带白斑、喉癌
喉咽层面:舌扁桃体肥大
口咽层面:腭扁桃体肥大
鼻咽层面:咽扁桃体肥大、分泌性中耳炎
鼻腔层面:鼻炎、鼻窦炎
气道层面:气管炎、哮喘、肺炎
全层面: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四
对于反流性咽喉炎的诊断
1.初诊。
医师会询问患者生活方式、饮食习惯,工作环境,近期情绪有无焦虑等。
2.病史采集。
起病经过,有无咽痛、吞咽痛及程度,咽部异物感,清嗓、声音嘶哑,反酸嗳气,咽喉部及胸骨后灼热感,是否伴有咳嗽、耳痛、鼻塞流涕等症状,还有无全身不舒服的情况。有无药物口服治疗史,效果怎么样。
3.检查身体。
医生需要用压舌板压住患者舌体前中段,避免遮挡口咽部视野。再嘱患者发“a”音,使软腭向上运动,这时口咽腔左右径、前后径暴露较好,能全面地观察咽部黏膜颜色、分泌物等。
医生嘱患者尽可能伸出舌头,用纱布包裹舌头后牵拉住,将一个加热后的带镜子的长柄状器械放进口腔里,患者长时间发“i”音。
对于咽反射重、恶心反应大的患者,酌情行咽喉部黏膜表面麻醉下纤维电子鼻咽喉镜检查,了解口咽部上方(鼻咽部)、下方(喉咽部)的情况。
对于喉镜检查结果为咽喉部黏膜红斑或充血,或弥漫性喉水肿;杓区及后连合肿胀、增生,肉芽肿形成;声带水肿、喉室消失等症状的患者,还需要一些相关辅助检查,如反流症状指数量表和反流体征评分量表、双探头24小时pH监测、多通道腔内阻抗监测、胃蛋白酶检测、胃镜、影像等检查。
此外,反流性咽喉疾病不一定有烧心、胸痛等食管炎表现,不一定要有反酸症状。喉镜检查结果也可以表现为没有明显阳性特征。因为个体差异,不能单纯以反流次数和酸度来判断有无咽喉反流性疾病。
五
对于反流性咽喉炎的治疗
//改变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
合理膳食搭配,多进食刺激胃肠蠕动的高蛋白、高纤维、低脂的食物,避免高盐高油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浓茶等)。
餐后半小时内保持直立并有适量运动,适量咀嚼口香糖促进唾液分泌,从而促进胃肠蠕动。
避免睡前进食水。
适量腹部顺时针按摩,加速胃肠蠕动。
戒烟酒,勤漱口,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若接触时做好防护措施。
控制体重,体重超标者减肥。
应注意声带休息,避免过度用嗓。
白云山陈李济胃疡宁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