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米兰,女,山东省邹平县人,高级经济师、高级会计师。年在《山东文学》发表组诗《如花似水》;年,诗歌《梦中的鸟》获《芳草》文学月刊精短作品大赛优秀奖;年开始散文写作,首篇散文《初恋的背影》发表于《齐鲁晚报》;年出版散文集《花布》并获第八届孙子文化艺术奖二等奖;散文作品《郑重如是梁漱溟》入选年度《山东文学作品年选》及百花文艺《散文精选集》;散文作品《一部书的留传》获第十七届百花文学奖。
一部书的留传
文/米兰
年10月,清华校友赵伟国将从境外拍卖所得两千一百枚战国时期的竹简,悉数捐赠母校。我想象不出那些出土于楚国境内的竹简是什么样子。两千多年的时光浸蚀,转折复杂的流散故事,清华简留给我的,是满满的迷惑和迷茫。清华大学整合历史、化学、图书馆等学科资源,开始了坚苦卓绝的检视工作。或整或残的竹片、体正势圆的篆字、古奥迂涩的词句,反反复复地排列组合,其初步收获之一,便是发现了失传的《尚书》篇章,像《金滕》《康诰》《顾命》等传世本,以及一些前所未见的佚篇,并以此初步证实,“古文《尚书》”确系“伪书”。明代的梅鷟、清初的阎若璩们,所有的钩稽决疑至此是否可告一段落,并不是我想在此探讨的,我回头关心着一个人,一个名曰“伏生”的读书人,他冒杀头之罪保存了一部中国最古老的历史典籍,在他漫长的一生中,对儒家文化矢志不移的坚守和传播表达了什么呢?关于文化和信仰,这部上古之书留给我们的,又是怎样的思考?
一
邹平县城东北一十八里处,有个苏家村,以种菜闻名,家家户户都有蔬菜大棚。村外一座不起眼的衣冠冢边住着伏生的后人,为了守墓,他们在远离村子的墓地旁,一住就是多少代,“宿云依户牖,流月过松筠”,男耕女织,诗书传家。现在,他的七十一代裔孙就坐在我对面,正忙着草拟农业科技入户实施方案,心无旁骛。这位小同事姓伏名卉,硕士研究生毕业,年龄不大,做事有条不紊,言谈举止温文尔雅。我每每在想,她小小年纪,这份大气和静气是怎么养成的呢?
那一天下着雨,绿意葱茏的菜地上方笼罩着一团水雾。我们刚刚陪同上级领导查看完小麦受风灾影响产量损失情况,他们回市里去了,我们顺道过来探望伏卉的母亲,老人做了一个手术,在老家静养。因为工作原因,我对全县个行*村的农业生产及经济情况一清二楚,但真正走进苏家村,还是第一次。伏卉带我们穿过村子来到村外,又穿过一片韭菜地,在距离村庄大约二里地的地方,就是他们伏姓人家的居处了。“伏墓林烟”曾经是邹平“十六景”之一,如今举目四望,除了两处农舍,就是一片菜地,“青山历历空怀古,流水泠泠虚著名”,赵孟頫借助对伏夫子的敬重之情,所感慨的,只是他自己厌倦官场继而萌生的归隐之意罢了,事实上,他对伏生的灵*轨迹,亦是不解的。
伏生,名胜,字子贱,西汉济南郡梁邹(今山东邹平)人,自幼攻读《尚书》,通晓儒学精髓,做过秦朝博士。秦嬴*三十四年(公元前年),始皇颁布禁书令,天下经书遭焚毁,违禁儒生被坑杀,举国惶惶。我能想象一位爱书如命的人对皇帝的诰命百思不得其解而又无力改变的焦灼与无奈,我听得见黑夜里他徘徊复徘徊的脚步声。无书可读的日子可怎么过?罢了罢了,生不如死,死又何惧。伏博士毅然决然将一部完整的《尚书》藏匿于旧宅夹壁,内心安定执着。
乙未羊年初春,国家话剧院打造了一台大戏《伏生》,将以伏生作为儒家代表和以李斯作为法家代表的儒法之争作为主线,演绎了一个知己与对手的故事。理解与误解、尊严与信仰,甚至爱情与欺骗,再多的伤害,再大的痛苦,即便苟活他伏生也必须活下去,他的生命关乎一部书或者说关乎一种文化的生死存亡。担当不同,个体生命的价值自然不同。剧情结尾,经历了焚书坑儒和独尊儒术的伏生,没有一点点喜悦,他内心深处更多的是困惑:自己冒死保存下来的,究竟是什么?
二
在我眼里,那些字一个一个,似乎都是独立存在的。“高宗肜日,越有雊雉。祖己曰:‘惟先格王,正厥事。’乃训于王。曰:‘惟天监下民,典厥义。降年有永有不永,非天夭民,民中绝命。民有不若德,不听罪。天既孚命正厥德,乃曰:‘其如台?’呜呼!王司敬民,罔非天胤,典祀无丰于昵。”书页残破,纸片脆弱。我带着一头雾水,轻轻拂拭那浮尘,我直担心这些字所承载的古老历史,会在一代又一代迷惑不解的目光中灰飞烟灭。伏生当年也是这样担忧的吧,要知道,那可是一部上古之书啊,记载着虞、夏、商、周的典、诰、誓、命,涉及*治、思想、宗教、哲学、法律、地理、历法、*事诸领域,它便是晚年孔子带领学生们呕心沥血,精心整理编选而成的百篇《尚书》。这样一部重要著作如若让一把大火统统烧掉,那么,上古史将失去无比重要的文字佐证,我们今天所知道的虞、夏、商、周就会变成“传说”,华夏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的真实性就会受到质疑和挑战。
一个秋光明丽的土曜日,整理好笔记上的几个问题,我带着有关伏生的资料去王红先生家请教。先生长期从事社会文化工作,致力于历史文化研究与传承,是我们当地文化界的长者和师者,我最早对伏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