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爱耳日,
给你一个保护听力的小贴士
3月3日是第22个“全国爱耳日”,也是第9个“国际爱耳日”,今年的活动主题是“人人享有听力健康”。
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大街小巷很多年轻人无论是坐公交还是逛街,都喜欢佩戴耳机看节目或者听音乐,很多人甚至养成长时间佩戴蓝牙耳机的习惯,殊不知,这些看似“酷酷”的潮流行为,正在对我们的听力造成严重的损害。很多人都会觉得,老年人才会耳背,我们年轻人听力好的很。但是据报道,全球将近50%的12至35岁人群、大约11亿年轻人由于长时间或过度娱乐噪声暴露,正面临着听力受损的风险。在生活中,我们该如何保护好自己的耳朵呢?
1、合理使用耳机
长时间用耳机,由于耳膜距离耳机振动片很近,声波传导范围小而集中,对耳膜听觉神经刺激较大,就容易引起耳朵发炎、耳鸣、重听等症状,出现听觉疲劳,听觉神经得不到很好地休息,使听力下降甚至丧失。因此,我们在生活中,一定要注意合理使用耳机。在挑选耳机时,尽量选择噪音小、质地好的耳机。每次佩戴时间控制在30分钟,每天累计不超过3小时。在佩戴耳机时,将音量调至自己能接受的范围,在嘈杂环境中,尽量不要将音量调得太高。
2、不掏耳朵
外耳道软骨部皮肤具有耵聍腺,能够产生淡*色黏稠的分泌物称耵聍,俗称耳屎。耵聍对正常人来说,可以阻挡外界进入外耳道的污染物,黏附灰尘和小虫,以保护耳膜。同时,它覆盖于耳道皮肤表面,能使皮肤保持一定湿度。如果掏耳朵的方式不当,会将耳屎推向深处,阻塞耳道,影响听力。此外,如果用力过度,会损伤外耳甚至耳膜,导致外耳道炎症,造成感染。我们健康的外耳道本身有自洁功能,没有必要经常掏。因此,我们尽量不要去掏自己的耳朵,也不建议享受所谓的“采耳”服务。
3、警惕突然发生的听力下降
特发性耳聋,是一种病因不明,短时间内突然出现的一侧或双侧耳朵听力严重下降的疾病。一般认为精神过度紧张、情绪波动较大、生活饮食不规律、睡眠障碍等都有可能是其诱因。在生活中,若突然觉得自己听力下降或者消失,有时还伴有头晕、耳鸣等症状,一定要及时就医。此外,要想预防这种情况出现,我们要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让疾病远离自己。
4、如何保护听力
听力受损是不可逆的,一旦听力下降了,是无法恢复的,所以当我们已经出现听力障碍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注意我们的耳朵,想想如何能保护我们的残余听力!今天小编来告诉大家,哪些事是有益于听力的,一起来看看吧~
富含胡萝卜素和维生素A的食物能给内耳的感觉细胞和中耳的上皮细胞提供营养,增强耳细胞活力。如:胡萝卜、南瓜、番茄等
富含锌元素的食物,锌能促进脂肪代谢,保护耳动脉血管。如:鱼、瘦肉、核桃、糙米等
富含镁元素的食物,耳动脉离不开镁,一旦缺乏会影响耳动脉功能,导致听力损害。如:菠菜、*花菜、香蕉等
富含维生素D和钙的食物,既可以保护鼓室内的小骨骼,增强耳骨,避免骨质疏松一样的耳硬化症,又可净化耳动脉,提高耳功能。
5、日常保健多按这个地方!
按摩:通过穴位刺激,增加内耳的血液循环,从而保护残余听力。宜每天早晚各按摩一次,每次5min——10min。【附:具体穴位有翳风穴(在耳垂与耳后的凹陷处)和听会穴(在耳屏下方,下颌关节)
6、防止听力下降这些要记好
防乱用药:抗生素对耳的损害通常是不可逆的,当患儿就医时,首先告诉医生孩子有耳聋,在用药的时候避免使用耳*的药物。
防鼻咽部疾病:人体五官都是相通的,如果有:急性鼻炎、鼻咽炎、鼻窦炎、扁桃体炎时,一定要及时医治,避免这些炎症部位的炎症蔓延到鼻咽的咽鼓管,引起咽鼓管的阻塞,不利于中耳内气压平衡和分泌物的排泄,导致耳聋加重。
防病*感染性疾病:常见的感冒以及在儿童中流行的麻疹、腮腺炎等都和病*有关,这些病*感染性疾病可导致耳聋或听力进一步受损。所以一定要注意适当锻炼身体,提高抵抗力,同时也要避免和感冒人群接触。
TheLanternFestiv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