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推荐接种哪种流感疫苗?
答:只要是说明书的适用人群,没有哪种疫苗是被“优先推荐”的。有什么,打什么。能打到,就很不错了。不用纠结。
2.哪些流感疫苗是“非活”的?
答:目前,注射的流感疫苗都是“非活”的,喷鼻的流感疫苗是减*活疫苗。
3.每年的流感季是什么时候?
答:北半球(比如中国和美国)的流感季大约是10月至次年5月,南半球(比如澳大利亚)的流感季大约是4月至9月,热带地区则全年都可能发生。
4.接种流感疫苗最佳时间是什么时候?
答:在9月或10月接种流感疫苗比较好。
但如果不能保证9月或10月能打得到疫苗,还是建议尽早接种。在10月份以后,无论多迟,只要还有疫苗供应,仍然推荐没接种的人接种。
5.在9月份接种了流感疫苗,能不能在10月或11月再打一剂?
答:我国指南建议,同一个流感季内,已按接种程序完成全程接种的人员,无需重复接种。
6.哪里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答:一般是在孩子接种疫苗的地方(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成人门诊时间可能跟儿童不同。此外,一些私立医疗机构也可以接种。注意:疾控中心不接种疫苗。
7.哪些人需要接种流感疫苗?
答:建议所有≥6月龄(出生后满天)的人每年接种流感疫苗,除非有禁忌证。
8.哪些人不能接种流感疫苗?
答:有下面禁忌证的人不能接种注射的灭活流感疫苗:
1)对疫苗中所含任何成分(包括辅料、甲醛、裂解剂及抗生素)过敏者。
2)患伴或不伴发热症状的轻中度急性疾病者,建议症状消退后再接种。
9.流感疫苗可以预防新冠病*病(COVID-19)吗?
答:不能。但是今年接种流感疫苗特别重要,不光可以降低患流感的风险,医院,还能节约稀缺的医疗资源。
10.今年上半年打了流感疫苗,下半年还要打吗?
答:要。因为上半年的疫苗跟下半年的疫苗通常不是同一个流感季的,所含的病*株很可能不同,而且疫苗保护力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11.流感的危害有多大?
答:据估计,流感每年在全球造成约万~万严重病例,约29万~65万例与呼吸道疾病相关的死亡。我国平均每年有8.8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
非高风险人群(如青壮年)得流感后一般不会导致严重问题,可以在7天内自愈(咳嗽可能会持续14天或更久)。但如果家里有高风险人群(如老人、儿童、孕妇等),则很可能会把病*传给他们,给家人带来风险。
12.哪些人是流感高风险人群?
答:我国推荐以下人群为流感疫苗优先接种对象:
1)6~23月龄的婴幼儿。
2)2~5岁儿童。
3)60岁及以上老年人。
4)特定慢性病患者:心血管疾病(单纯高血压除外)、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肝肾功能不全、血液病、神经系统疾病、神经肌肉功能障碍、代谢性疾病(包括糖尿病)等慢性病患者,患有免疫抑制疾病或免疫功能低下者。
5)医务人员。
6)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
7)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
13.孕妇接种流感疫苗可以保护婴儿吗?
答:能。孕期接种流感疫苗,既可保护孕妇,降低孕期患流感、孕期发热、子痫前期、胎盘早破的风险,也可通过胎传抗体保护小婴儿。
研究表明,孕期接种流感疫苗对6月龄以下婴儿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的保护率为48%,对6月龄以下婴儿实验室确诊的流感相关住院的保护率为72%。
14.流感疫苗要接种几剂?
答:我国流感疫苗接种指南建议:
(1)6月龄~8岁儿童:首次接种应接种2剂,间隔≥4周(28天);如上个流感季或之前接种过一剂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接种1剂;之后每年1剂。
(2)≥9岁儿童及成人:每年接种1剂。
部分产品说明书的规定略有不同。
15.流感疫苗和其他疫苗可以同时接种吗?
答:可以。灭活流感疫苗可以和任意疫苗同时接种,或者以任意的时间间隔接种。
16.哺乳期妈妈打完流感疫苗可以正常哺乳吗?
答:可以,打完立即就可以哺乳。
17.四价和三价流感疫苗哪个更好?
答:如果有选择的话,我个人建议在当地接种四价流感疫苗(覆盖面比三价多一丢丢)。如果没有,那就有什么打什么,没必要等,更没必要去外地打。
18.“儿童剂量”跟“成人剂量”有什么不同?
答:在国内,灭活流感疫苗分为两种剂型:
(1)0.25ml剂量的适用于6~35月龄儿童
(2)0.5ml剂量的适用于3岁及以上的儿童和成年人
在国外,有些0.5ml剂量的流感疫苗也适用于6~35月龄儿童,具体应按说明书使用。上市的鼻喷流感减*活疫苗为三价疫苗,每剂0.2ml,适用3~17岁人群。
19.还有一个月就满36月龄的孩子,是现在打0.25mL剂量的还是等满3岁后打0.5mL的?
答:1)对于以前打过流感疫苗、本次只需打1针的孩子,如果感染流感风险高的话(比如当地已经到了流感高峰期)或不确定一个月后是否有0.5mL剂量疫苗的话,建议现在打0.25mL剂量的;如果风险不高,而且预计一个月后有0.5mL剂量疫苗的话,可以等满3岁后打0.5mL剂量的。
2)对于本次需要打2针的未满3岁孩子,推荐尽量赶在35月龄前打第一针,以便在满3岁前打第二针,否则按国内的疫苗说明书,3岁后就不给打第二针了。
20.中国和美国的流感疫苗病*株是一样的吗?
答:同一个半球的流感疫苗病*株是一样的,南北半球流感疫苗的病*株可能是不同的。所以中国和美国的流感疫苗病*株是一样的,但中国和澳大利亚的病*株可能是不同的。
21.接种流感疫苗后多久可以产生抗体?
答:接种流感疫苗通常2~4周后,可以产生具有保护水平的抗体。
22.为什么接种流感疫苗后还会患流感?
答:首先,没有疫苗的效力可以达到%。其次,流感的潜伏期通常在1~4天之间,如果在产生抗体之前已感染,则依然会得流感。第三,有一些其他疾病(比如普通感冒)会产生类似流感的症状,而流感疫苗并不能预防这些疾病。
23.如果流行病*和疫苗病*不匹配,流感疫苗还有用吗?
答:有。世界卫生组织说,在健康成人中,即使流行病*与疫苗病*不完全匹配,流感疫苗也能提供保护作用。在老年人中,流感疫苗预防疾病的效果可能较差,但可减轻病情的严重程度和降低并发症与死亡的发生率。
24.流感疫苗为什么每年都要接种?
答:因为流感疫苗的保护效力一般可持续6-8个月,且会随着时间推移而逐渐减弱。
25.第二针和第一针间隔超过4周会影响疫苗效果吗?
答:不会影响最终的效果,但产生具有保护水平抗体的时间会相应推迟。所以,及时打。
26.第二针疫苗可以跟第一针不同吗?
答:最好使用同一种疫苗产品完成全程接种。但如果第一针的疫苗没货了,可以用其他疫苗完成接种程序。
27.在本流感季节里得过流感,还要接种流感疫苗吗?
答:要。所有流感季节里,都有多种流感病*株流行,感染过一种病*株,不会产生对其他病*株的免疫力。
28.流感疫苗跟“b型流感嗜血杆菌结合疫苗”是一样的吗?
答:不一样。引起流感是的流感病*,而“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是一种细菌。它们不能互相代替。
29.流感疫苗必须和上一针间隔1整年才能打吗?
答:不是。流感疫苗推荐每年接种。但这里的“年”,是指“每个跨自然年份的流感流行季节”。在流感流行季节里,均可以接种“当年”的流感疫苗。
所以,
年11月打了流感疫苗,年9月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年3月打了流感疫苗,年9月依然可以接种流感疫苗。
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全文如下:
向上滑动阅览
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
摘要流感是由流感病*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流感病*其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每年流感季节性流行在全球可导致万-万重症病例,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基础疾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患流感后出现严重疾病和死亡的风险较高。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我国现已批准上市的流感疫苗有三价灭活流感疫苗(IIV3)、四价灭活流感疫苗(IIV4)和三价减*活流感疫苗(LAIV3),IIV3包括裂解疫苗和亚单位疫苗,IIV4为裂解疫苗,LAIV为减*疫苗。除个别地区外,流感疫苗在我国大多数地区属于非免疫规划类疫苗,实行自愿、自费接种。年和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新的疫苗产品在我国上市,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第五,更新了-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本指南建议:原则上,接种服务单位应为≥6月龄所有愿意接种流感疫苗且无禁忌证的人提供接种服务。对可接种不同类型、厂家疫苗产品的人群,可由受种者自愿选择接种任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结合今年新冠疫情形势,为尽可能降低流感的危害和对新冠疫情防控的影响,推荐按照优先顺序对重点和高风险人群进行接种: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2.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3.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4.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患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或准备在流感季节怀孕的女性。首次接种或既往接种2剂次以下流感疫苗的6月龄-8岁儿童应接种2剂次,间隔≥4周,对IIV或LAIV均建议上述原则;-年度或以前接种过2剂次或以上流感疫苗的儿童,建议接种1剂次;9岁及以上儿童和成人仅需接种1剂。建议各地在疫苗供应到位后尽快安排接种工作,最好在10月底前完成免疫接种;对10月底前未接种的对象,接种单位在整个流行季节都可以提供接种服务。孕妇在孕期的任一阶段均可接种IIV。本指南适用于从事流感防控相关的各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工作人员,预防接种点的接种人员,各级医疗机构儿科、内科、感染科等医务人员,以及各级妇幼保健机构的专业人员。根据国内外研究进展,本指南今后亦将定期更新、完善。正文流感是流感病*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孕妇、婴幼儿、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等高危人群感染流感后危害更为严重。尤其是今年全球新冠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将持续,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最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占用。年和年,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均印发了当年度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一年来,新的研究证据在国内外发表,新的疫苗产品在我国上市,为更好地指导我国流感预防控制和疫苗应用工作,国家免疫规划技术工作组流感疫苗工作组综合国内外最新研究进展,在年版指南的基础上进行了更新和修订,形成了《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本指南更新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增加了新的研究证据,尤其是我国的研究结果,包括流感疾病负担、疫苗效果、疫苗安全性监测、疫苗预防接种成本效果等;第二,更新了一年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流感防控有关*策和措施;第三,更新了我国-年度国内批准上市及批签发的流感疫苗种类;第四,更新了本年度三价和四价流感疫苗组份;第五,更新了-年度的流感疫苗接种建议。一、病原学基础、临床特点和实验室诊断
流感病*属于正粘病*科,是单股、负链、分节段的RNA病*。根据病*核蛋白和基质蛋白,分为甲、乙、丙、丁(或A、B、C、D)四型。甲型流感病*根据病*表面的血凝素(Hemagglutinin,HA)和神经氨酸酶(Neuraminidase,NA)的蛋白结构和基因特性,可分为多种亚型。目前,发现的HA和NA分别有18个(H1-18)和11个(N1-11)亚型。甲型流感病*除感染人外,在动物中广泛存在,如禽类、猪、马、海豹以及鲸鱼和水貂等。乙型流感分为Victoria系和Yamagata系,可在人群中循环,最近数据显示海豹也可被感染。丙型流感病*感染人、狗和猪,仅导致上呼吸道感染的散发病例。丁型流感病*,主要感染猪、牛等,尚未发现感染人。目前,引起流感季节性流行的病*是甲型中的H1N1、H3N2亚型及乙型病*的Victoria和Yamagata系。流感一般表现为急性起病、发热(部分病例可出现高热,达39-40℃),伴畏寒、寒战、头痛、肌肉、关节酸痛、极度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痛、咳嗽,可有鼻塞、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结膜轻度充血,也可有呕吐、腹泻等症状。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重症病例可出现病*性肺炎、继发细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心血管和神经系统等肺外表现及多种并发症。流感的症状是临床常规诊断和治疗的主要依据。但由于流感的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易与普通感冒和其他上呼吸道感染相混淆。流感确诊有赖于实验室诊断,检测方法包括病*核酸检测、病*分离培养、抗原检测和血清学检测。二、流行病学(一)传染源、传播方式及潜伏期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其呼吸道分泌物的飞沫传播,也可以通过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传播。常见潜伏期为1-4天(平均2天),从潜伏期末到发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一般感染者在临床症状出现前24-48h即可排出病*,排*量在感染后0.5-1天显著增加,在发病后24h内达到高峰。成人和较大年龄儿童一般持续排*3-8天(平均5天),患者感染不同*株的排*时间也会有差异。住院成人患者可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更长的时间排*,排*量也更大。低龄儿童发病时的排*量与成人相同,但排*量下降更慢,排*时间更长。与成人相比,婴幼儿病例中,长期排*很常见(1-3周)。老人和HIV感染者等免疫功能低下或缺陷人群的病*清除能力更差,排*时间更长。(二)流感在我国的流行特点和季节性流感在温带地区表现为每年冬春季的季节性流行和高发。热带地区尤其在亚洲,流感的季节性呈高度多样化,既有半年或全年周期性流行,也有全年循环。年,一项针对我国不同区域流感季节性的研究显示,我国A型流感的年度周期性随纬度增加而增强,且呈多样化的空间模式和季节性特征:北纬33度以北的北方省份,呈冬季流行模式,每年1-2月份单一年度高峰;北纬27度以南的最南方省份,每年4-6月份单一年度高峰;两者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每年1-2月份和6-8月份的双周期高峰;而B型流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呈单一冬季高发。年一项研究对我国-年度B型流感流行特征进行了系统分析,总体而言,我国B型流感的流行强度低于A型;但在部分地区和部分年份,B型流感的流行强度高于A型,且B/Yamagata系和B/Victoria系交替占优势,以冬春季流行为主,不同系的流行强度在各年间存在差异。(三)疾病负担1.健康负担(1)全人群全人群对流感普遍易感。根据一项对全球32个流感疫苗接种随机对照队列中未接种疫苗人群的流感罹患率统计,有症状流感在成年人中的罹患率为4.4%(95%CI:3.0-6.3%),65岁以上人群为7.2%(95%CI:4.3-12.0%);所有流感(包括无症状感染)在成年人中的罹患率为10.7%(95%CI:4.5-23.2%)。中国最新一项基于全国ILI和流感病原学监测数据的模型研究估计了流感相关门诊就诊疾病负担,结果显示:在—年间,中国平均每年流感相关ILI超额门诊就诊负担为2.5人次/千人,最高为年流感大流行时的7.8人次/千人,最低为年的0.7人次/千人;其中15岁以下儿童ILI门诊就诊负担最重,为4.5人次/千人,显著高于15-59岁成人(2.3人次/千人)和60岁及以上老年人(1.1人次/千人)。北京市基于流感样病例(influenzalikeillness,ILI)和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severeacuterespiratoryinfection,SARI)监测的研究提示:-季节,北京市流感感染人数约为.1万人,总感染率为10.5%,有症状发病率为6.9%;其中15-24岁组感染率和发病率分别为13.4%和8.8%,25-59岁组分别为6.4%和4.2%,60岁及以上组为5.6%和3.7%。流感在全球每年可导致29万至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中国最新一项基于全国流感监测和死因监测数据的模型研究,估计了流感相关超额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结果显示:-11至-15季节,全国平均每年有8.8万(95%CI:8.4-9.2万)例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占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的8.2%(95%CI:7.8-9.6%);全年龄组的超额死亡率平均为6.5/10万人年(95%CI:6.3-6.8/10万人年),年龄标化率为5.9/10万人年(95%CI:5.5-6.3/10万人年);60岁及以上老人的流感相关超额死数占全人群的80%,其超额死亡率显著高于60岁以下人群(38.5vs.1.5/10万人年)。另一项对中国流感相关死亡负担研究的系统综述提示:老年人流感相关呼吸及循环系统疾病超额死亡率为30.8/10万至.2/10万;非老年组为0.32/10万至2.6/10万;不同季节、不同病*亚型导致的死亡也存在差异。(2)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与同龄健康成年人相比,慢性基础疾病患者感染流感病*后,更易出现严重疾病或死亡,其流感相关住院率和超额死亡率更高。近期一项研究基于全球流感住院监测网络分析发现,-北半球流感季,40%的流感相关住院病例患有慢性基础疾病;对于大多慢性基础疾病而言,A(H3N2)、A(H1N1)pdm09亚型和B/Yamagata系所致重症流感的风险无显著差异。-年度,浙江开展的一项多中心、回顾性观察性研究发现,14岁以上A型流感住院患者中,患有慢性肺疾病(OR=2.,95%CI:1.-4.)和糖尿病(OR=2.,95%CI:1.-3.)的患者出现重症肺炎的风险更高。澳大利亚一项对患有慢性肺部疾病(chroniclungdiseases,CLD)儿童开展的10年队列研究提示,CLD患儿和非CLD儿童流感相关住院率分别为3.9(95%CI:2.6-5.2)/0人年和0.7(95%CI:0.5-0.9)/0人年。与健康人群相比,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流感相关死亡率明显增高。一项综述性研究发现,流感流行季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ObstructivePulmonaryDiseases,COPD)患者甲型流感相关超额病死率超过30%,明显高于健康人群(≤0.1%)。台湾一项研究回顾了-年某医疗机构的实验室确诊流感重症患者,发现患有肝硬化(校正后HR=3.94,95%CI:1.07-14.45)或风湿性疾病(校正后HR=7.45,95%CI:2.34-23.69)是流感相关死亡的危险因素。(3)孕妇流感对孕妇的健康危害比较严重。由于怀孕后机体免疫和生理上的变化,孕妇感染流感病*后的住院、严重疾病和死亡风险较未孕育龄女性更高。日本一项研究表明,-至-四个流感季中,孕妇比未怀孕的育龄妇女更容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相关的住院(RR=4.3,95%CI:1.96-9.41)。美国流感住院监测网络/11-/18八年数据的分析也发现,尽管育龄女性平均每年仅9%怀孕,但育龄女性流感相关住院中24%-34%为孕妇。年发表的一项队列和病例对照研究的meta分析,对33项研究中的36,例实验室确诊流感的育龄女性门诊或住院病例个案的分析发现,孕妇住院风险是非孕妇的6.80倍(95%CI:6.02-7.68)。美国一项-年孕妇流感死亡负担研究显示,研究期间孕妇流感相关死亡率平均为3.1/万活产,孕晚期孕妇流感相关死亡率最高。西班牙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约20万孕妇,结果表明孕晚期因流感住院风险显著增加(RR=1.9,95%CI:1.0-3.4)。我国一项关于年大流行期间A(H1N1)pdm09住院病例的研究发现,孕妇仅占育龄妇女人口数的3%,但A(H1N1)pdm09死亡病例中20%为孕妇,其中仅7%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与未怀孕的健康育龄妇女相比,孕妇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增加3.3倍(95%CI:2.7-4.0),孕中期(OR=6.1)和孕晚期(OR=7.6)出现严重疾病的风险进一步增加。研究还显示,孕妇患流感可对胎儿和新生儿产生影响,出现死产、婴儿死亡、早产和出生低体重等。(4)儿童每年流感流行季节,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0-30%,在某些高流行季节,儿童流感年感染率可高达50%左右。一项关于流感罹患率(包括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感染)的综述研究提示,18岁以下儿童流感罹患率约为22.5%(95%CI:9.0-46.0%),而成人流感罹患率约为10.7%(95%CI:4.5-23.2%)。北京市-季节流感感染率和发病率研究提示,0-4岁组和5-14岁组发病率最高,分别为33.0%(95%CI:26.4-43.1%)和21.7%(95%CI:17.4-28.4%)。苏州市-季节5岁以下儿童确诊流感导致的ILI就诊率为6.4/人年,其中-季节最高(20.5/人年),-季节最低(2.4/人年)。5岁以下儿童感染流感后出现重症的风险较高。一项对全球5岁以下儿童开展的流感相关呼吸系统感染疾病负担系统综述模型研究提示:年,全球5岁以下儿童约有10,万(不确定区间(uncertaintyrange,UR):6,-19,万)感染流感病*,1,万(UR:-1,万)流感相关急性下呼吸道感染(acutelowerrespiratoryinfection,ALRI),87万(UR:54.3-.5万)流感相关ALRI住院病例,1.53万(UR:0.58-4.38万)流感相关ALRI住院病例死亡,3.48万(UR:1.32-9.72万)流感相关ALRI病例死亡。湖北荆州市一项基于人群的研究表明,流感导致的SARI住院患者中69%为5岁以下儿童,该年龄组流感相关SARI住院率达2,-2,/10万人年,其中6-11月龄婴儿住院率最高(3,-3,/10万人年)。苏州市开展的-季节5岁以下儿童流感确诊住院率研究提示,研究期间5岁以下儿童流感确诊SARI住院率范围是4人次/千人(95%CI:2-5人次/千人)(-流行季)至16人次/千人(95%CI:14-19人次/千人)(-流行季)。儿童感染流感可导致死亡,患基础性疾病的儿童的死亡风险显著高于健康儿童,但也有将近半数的死亡病例发生在健康儿童。一项对全球流感相关死亡的模型研究估计,纳入的92个国家每年约有9,-,名5岁以下儿童死于流感相关呼吸系统疾病。(5)学生学校作为封闭的人群密集场所,容易造成流感病*的传播。我国每年报告的流感暴发疫情中,90%以上发生在学校和托幼机构。与其他人群相比,学龄儿童的流感感染率最高。经估算,北京市-季节5-14岁儿童流感感染率为18.7%(95%CI:12.9-24.5%),明显高于青壮年和老年人群。学龄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流感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6)医务人员医务人员在日常诊疗活动中接触流感患者的机会较多,因而感染流感病*的风险高于普通人群。一项对-年全球29项研究的Meta分析显示,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每季节实验室确诊的流感发病率平均为18.7%(95%CI:15.8-22.1%),是健康成年人的3.4倍(95%CI:1.2-5.7)。年发表的一项系统综述显示,在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期间,与普通人群相比,医务人员感染风险较高(OR=2.08,95%CI:1.73-2.51),而临床医生的风险更高(OR=6.03,95%CI:2.11-17.8)。年WHO进行的一项快速证据评估的结果也提示,与普通人群相比,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病*的风险更高。医务人员感染流感病*可增加院内感染的风险。研究显示,在感染流感病*的医务人员中,35%为无症状感染,75%以上出现流感样症状后仍继续工作。虽然难以量化传播风险,感染流感病*的医务人员即便是无症状感染仍有可能在医护环境中传播流感病*给高危人群,从而导致重症和死亡的发生。(7)老年人流感感染是老年人的重要死因。一项关于全球流感超额死亡率的模型研究表明,65岁以下人群中因流感相关呼吸道超额死亡率为0.1-6.4/10万,65-74岁人群组中超额死亡率为2.9-44/10万,75岁以上年龄组为17.9-.5/10万。-季节(以B型流感为主)欧洲一项超额死亡研究提示,65岁及以上老人流感相关全死因超额死亡率为.1(95%CI:.4-.9)/10万,与A(H3N2)亚型为优势*株的-17季节类似,提示B型流感疾病负担不容小觑。我国全国范围及广州、香港特区等地的流感超额死亡研究显示,≥65岁老年人流感相关的呼吸和循环系统疾病、全死因超额死亡率分别为64-/10万、75-/10万,与新加坡、葡萄牙、美国等发达国家接近。与其他年龄组相比,流感相关死亡风险在老年人中最高。≥65岁老年人流感相关超额死亡率远高于0-64岁组,80-95%的流感相关超额死亡发生在≥65岁老年人。流感也可导致老年人出现相当高的住院负担。-年湖北荆州基于人群的研究发现,≥65岁老年人中确诊流感导致的SARI病例住院率为89-/10万。此外,养老院、疗养院等老年人集体居住的机构容易出现流感暴发疫情。2.经济负担和健康效用我国现有流感相关经济负担研究大多集中在广东、山东、江苏、上海、浙江、天津和北京等发达地区。流感门诊病例直接医疗费用在-元之间,直接非医疗费用在46-元之间,间接费用在-元之间,总经济负担在-1,元之间;流感住院流感病例直接医疗费用在2,-20,元之间,直接非医疗费用为1,-1,元之间,间接费用在-2,元之间,总经济负担在9,-25,元之间,住院病例经济负担显著高于门诊病例。各人群亚组间经济负担差异具有显著性,儿童和18-60岁人群因具有较高的误工成本成为经济负担较重的亚人群;高危人群的经济负担普遍高于低危人群,确诊流感病例的经济负担显著高于非流感的流感样病例。年我国一项研究显示,患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流感患者其门诊和住院费均高于无基础性疾病的流感患者(门诊:美元vs.美元;住院:0美元vs.美元),对于生存质量的研究也显示,基础性疾病患者的健康相关生存质量显著低于无基础性疾病者。另外,流感感染还可明显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超过60%的流感门诊和住院病例报告具有疼痛、不适和焦虑、沮丧。患流感期间,门诊和住院病例的健康效用值(HealthUtility)分别为0.61和0.59,损失的质量调整生命天(QualityAdjustedLifeDays,QALD)为1.62天和3.51天。流感同样会造成人群生产力的下降,如工作缺勤。香港特区一项针对医务工作者的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年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医务人员平均每人因流感样病例而缺勤1.75天。苏州一项研究显示,儿童流感病例的缺课天数和家长缺勤天数分别为1.3天和1.4天。流感患者或患者家属陪护的误工天数在1.3-8.0天之间。(四)流感的预防治疗措施每年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罹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帕拉米韦等神经氨酸酶抑制剂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有效治疗药物,早期尤其是发病48小时之内应用抗流感病*药物能显著降低流感重症和死亡的发生率。抗病*药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预防不能代替疫苗接种,只能作为没有接种疫苗或接种疫苗后尚未获得免疫能力的重症流感高危人群的紧急临时预防措施,可使用奥司他韦、扎那米韦等。采取日常防护措施也可以有效减少流感的感染和传播,包括: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流感流行季节,尽量避免去人群聚集场所;出现流感样症状后,患者应居家隔离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三、流感疫苗(一)国内外上市的流感疫苗全球已上市的流感疫苗分为流感灭活疫苗(InactivatedInfluenzaVaccine,IIV)、流感减*活疫苗(Liveattenuatedinfluenzavaccine,LAIV)和重组流感疫苗(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