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患者您好!盼望着,盼望着,夏天来了,一年一度的“冬病夏治”来了,医院风湿科诚邀您来防治,冬病夏治,贵在坚持。
什么是冬病夏治?简单地说,就是在夏天的时候治疗冬天易发的疾病,如气管炎、哮喘、关节炎、过敏性鼻炎、咽炎等。“冬病”是指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症状容易加重的疾病。“夏治”则是指选择在炎热的夏季之时,通过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灸、艾炙、拔罐、刮痧等手段,借助夏季阳气旺盛之力加上穴位刺激及药物的作用,起到疏通经络、健脾益肺、温阳补肾的作用,以调节患者的免疫功能,提高人体抵抗力,扶正固本,从而减少“冬病”的发生及减轻“冬病”的病情,预防、治疗冬季易发的疾病。
为什么“冬病”要“夏治”呢?
中医学认为,人与自然是一个整体,人的生命活动规律、生理和病理都受自然规律的影响和制约,四季变化、阴晴冷暖都能对人体产生微妙的影响。“冬病”易发、复发疾病的患者体质就偏于虚寒,再加上冬天的环境也是寒冰一片,两寒夹击,此时用药治疗如同“逆水行舟”,治疗比较困难。而夏季阳气旺盛,人体阳气也达到四季高峰,尤其是三伏天,肌肤腠理开泄,选取穴位敷贴,药物最容易由皮肤渗入穴位经络,能通过经络气血直达病处,所以在夏季治疗冬病如同“顺风使帆”,往往可以达到最好的效果。
冬病夏治适用于所有阳气不足、肺气虚弱、虚寒疼痛和一些免疫功能紊乱的疾病,不论是内服还是外治。常采用药物和穴位敷贴相结合的治疗方法,起到鼓舞正气,驱逐宿邪、痰饮和瘀血,疏通经络,活血通脉,温经散寒等作用,使人体阳气充沛,抗寒能力增强,经络气血贯通,从而达到治本的目的。
“冬病夏治”的方法有哪些?冬病夏治传统的治疗方法很多,常用的有中药穴位贴敷、督灸、艾灸、拔火罐、针刺、理疗、按摩、运用温养阳气的中药和食物等(饮片煎服、颗粒剂冲服、膏方内服、中药泡足、食疗)等几种方法。经历代中医学家的反复实践、反复研究,证明于炎热夏季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冬天发作或容易发作的疾病疗效显著。
冬病夏治常用的各种治疗方法中,以“三伏贴”为最具代表性。“三伏贴”是用特定的中药贴在特定的穴位上,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宽胸降气,健脾和胃,鼓舞阳气,调节人体的肺脾功能,使机体的免疫功能不断增强,从而达到振奋阳气、促进血液循环、去除寒邪、提高卫外功能。
三伏天是指初伏、中伏、末伏三个庚日,庚日属金,与肺相合,为温煦阳气、驱散内伏寒邪的最好节气,用辛温祛痰、温经走窜、益气固表药物治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冬病夏治”的适宜人群有哪些?风湿病,如类风湿关节炎、风湿寒性关节痛、骨关节炎、产后痹、强直性脊柱炎等;呼吸系统疾病,如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反复呼吸道感染(咽炎、扁桃体炎、支气管炎、肺炎等);小儿疾病,如小儿哮喘、变应性咳嗽、鼻炎;其他如过敏性鼻咽炎、慢性咽炎以及肩周炎、胃寒病、腰腿疼痛、中风后遗症等一些冬季易发病或病情容易加重的人群。
冬病夏治需要注意什么?
注意综合调养。治疗期间,更应注意夏季特点,从饮食、药物及起居方面进行综合调养。
药物贴敷后,多数患者会出现麻木、温、热、痒、针刺、疼痛等感觉,也有部分患者无明显感觉,这些均属于药物吸收的正常反应。如果感觉特别剧烈、达到难以忍受的程度,请患者及时取下药物,用清水冲洗局部。切不要搓、抓、挠,也不要用洗浴用品及其他止痒药品,防止对局部皮肤的进一步刺激。
贴敷药物期间,应减少运动、避免出汗,尽量避免电扇、空调直吹,以利于药物吸收。最好在阴凉的地方或适当的用电扇微风吹吹。
注意防止药膏污损衣物;应尽量避免食用寒凉、过咸等可能减弱药效的食物;应尽量避免烟酒、海味及辛辣、牛羊肉等食物,以免出现发疱现象。
还需要注意贴药后不要过分活动以免药物移动脱落。个别病人有时局部起小水泡,一般不需处理,但应保持皮肤干燥、清洁,切勿抓破水泡以防感染,医院门诊随诊,而不是自己在家自行处理。
贴药后当禁食生冷、肥甘、厚味、海鲜及辛辣刺激之品。
还要注意的是饮食,贴敷的当天最好不要吃冷饮以及冰镇的食品,其他饮食与平时一样。药饼取下后可以洗澡,但不要搓背,淋浴后用毛巾轻轻的吸干穴位上的水。如果贴敷部位出现水泡了,尽量不要揭皮,也不要包扎,可到治疗科室进行相应的治疗,穿干净、柔软、透气的全棉衣服,一般3-5天就会痊愈。
需要提醒的一点是,中医敷贴也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疾病治疗的一种手段,不能完全替代其他治疗,因此原本在服药的慢性病患者在进行中医敷贴期间也不要盲目减药、停药。另外冬病夏治是防治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有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关于风湿病科的三伏贴1适应症1.风湿免疫类疾病: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骨关节炎等。
2.颈肩腰腿痛:颈椎病、肩周炎、腰椎间盘突出、腰肌劳损等筋骨关节疼痛类疾病。
3.免疫力低下:体虚易感冒、咳喘、产后风湿、四肢无力、手脚冰凉、肢体麻木疼痛、肢体关节怕冷等亚健康症状患者。
2禁忌症1.急性呼吸道感染、发烧期间不能贴敷;
2.皮肤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者不宜贴敷;
3.特殊体质及有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以及贴敷穴位局部皮肤有破损的不适宜贴敷;
4.2岁以下的孩子、孕妇、对胶布过敏者要慎用。
今年我院冬病夏治从哪天开始到哪天结束?6月21日开始1.伏前加强一:6月21日----6月30日
2.伏前加强二:7月01日----7月10日
3.初伏:7月11日----7月20日
4.中伏:7月21日----7月31日
5.中伏—加强:8月01日----8月10日
6.末伏:8月11日----8月20日
7.伏后—加强:8月21日----8月31日
医院风湿科诚邀广大患者积极防治!
注: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医院风湿病科介绍
医院风湿病科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重点专科,河南中医药大学中医风湿病研究所所在地。科室专业技术力量雄厚,现有主任医师2人,副主任医师4人,主治医师5人,住院医师1人,其中博士3人,硕士6人,采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风湿病。科室设有风湿病门诊和痛风门诊,治疗设备先进,拥有磁疗仪、电子脉冲治疗仪、中频、低频脉冲治疗仪、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全自动蜡疗机、骨伤治疗仪、红外线治疗仪、臭氧治疗仪等20余台治疗设备,治疗手段丰富,疗效突出。
诊治范围: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银屑病关节炎、反应性关节炎、痛风、高尿酸血症、系统性红斑狼疮、骨关节炎、骨质疏松症、干燥综合征、系统性硬化症、白塞氏病、多发性肌炎、皮肌炎、纤维肌痛综合征、风湿性多肌痛、各类血管炎、不明原因的发热、颈肩腰腿疼痛疾病等余种风湿疾病。
治疗特色:辨证运用中药为主,结合针灸、推拿、牵引、膏药、热敷、督灸、艾灸、熏蒸(全身熏、四肢熏)、中药足浴、穴位贴敷、中药塌渍包、中药硬膏热贴敷、耳穴压豆、拔罐治疗、刮痧疗法、刺络放血、电子脉冲治疗、中频、低频脉冲治疗、超短波、中医定向透药治疗、干扰波、偏振光、蜡疗、骨伤治疗(磁疗、电疗)、红外线治疗、穴位注射、小针刀、骶管注射、臭氧治疗、埋针疗法、神经阻滞治疗、药物滑膜切除术等特色治疗。
慢病管理:成立慢病管理小组,派专人负责,建立电子健康档案,以及合理、规范的随访制度,定期专人随访,定期组织病友会讲座,普及科普知识,现已初具规模,有相当多的慢病患者逐渐增强了复诊意识,定期复查,治疗效果明显改善。
优势病种:
1.类风湿关节炎:治疗类风湿基于“虚、邪、瘀”理论指导,以“益肾壮督治其本,蠲痹通络治其标”为原则,着眼于肾,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标本兼顾。另总结出科室特色疗法—类风湿的三联序贯疗法。即以抗风湿药物治疗类风湿为基础,通过电致孔透皮给药、局部肌肉注射、口服三种给药途径。科室引进电子脉冲治疗仪,将药物透皮吸收,引起经络效应而产生的治疗效果。同时在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封闭疗法相结合的基础上,根据经络腧穴理论与药物治疗原理发展为局部注射疗法,从而达到系统、全面、有效治疗类风湿的目的。
2.强直性脊柱炎:秉承“强筋健骨、益肾壮督”的原则,传承国医大师朱良春、王为兰的宝贵经验,结合现代医学诊疗技术,形成独特、有效的治疗方法。对强脊炎采用分期辩证治疗,抓住早期治疗,控制中期发展,改善晚期症状。立法用药方面,早期以清热解*除湿方为原则,中期应用养阴清热汤,后期应用温阳解*、佐以蠲痹之温阳解*汤,晚期采用补肾填精、通调督脉、强筋健骨之益肾通督汤,临床中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
3.痛风:专门成立痛风门诊,采取中西医结合,突出中医特色的方法治疗痛风,形成一套完整的痛风患者健康康复管理方案。科室制定了详细的痛风饮食指导宣传手册和科学的健康锻炼方法,研制了降尿酸茶。我科秉承“泄浊化瘀之法”,同时注重调益脾肾治其本,且以“治未病”原则进行干预性治疗。急性期,内服清热祛湿化浊通络痛风1号方,外敷院内制剂栀*止痛散,可以在24小时内迅速缓解患者的关节疼痛症状。慢性期以健脾疏肝活血通络之痛风2号方加减治疗,间歇期以补益脾肾为主的痛风3号方加减治疗。通过综合治疗,对于痛风各个时期均能有效控制。
4.膝关节骨关节炎:在常规保护关节软骨、消炎止痛的基础上,开创科室特色疗法—药物滑膜切除术。即通过关节腔穿刺,将药物注射到关节腔内,配合臭氧消炎、玻璃酸钠润滑关节,取得了十分理想的效果,此疗法简便安全,在临床应用中深受患者认可与好评。
作为一支优质、奉献、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团队,我们不断努力,一直在推出新技术、新项目,完善服务理念,以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优质的服务,面向社会、面向患者,辛勤奉献,全心全意为患者的康复做出自己的一份贡献。
科训:传承融汇治风湿厚德博学疗痹病
科室目标:钻岐*之术,解众生之苦
行医之道:厚德载物施仁术,大医精诚济苍生
科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