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冬病夏治“三伏贴”贴敷时间
初伏:7月12日—7月20日
中伏:7月21日—8月09日
末伏:8月10日—8月19日
加强伏:8月20日—8月29日
自初伏开始,每伏贴三天。成人每次贴2-4小时,小儿(7岁以上)1小时左右。每3年为一个疗程,坚持贴敷,疗效最佳。入伏前就可开始贴敷。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来贴三伏贴。
二、“三伏贴”适应症
呼吸系统:鼻炎、咽炎、支气管炎、咳喘、反复感冒等
消化系统:慢性胃、肠炎、便秘、腹泻、消化不良、脾胃虚等
外科系统:风湿性、类风湿性关节炎、肩周炎、腰腿痛等
妇科系统:慢性盆腔炎、痛经、经行泄泻等
儿科(七岁以上):小儿体虚易感、脾胃虚寒、小儿咳喘等
三、三伏贴期间饮食
需忌用辛辣、寒凉的食物1-2周,如海鲜、辣椒、大蒜、牛羊肉、新鲜荔枝,凉菜、冷饮等也应尽量避免,不饮酒。饮食调养以清心防暑、滋阴生津为主,不宜过食肥甘厚味。适宜食物有:绿豆、莲子、薏仁、蔬菜、瓜果、百合、玉竹、瘦肉、鸭肉等。
四、不良反应及处理
三伏贴的原理是采用对皮肤有刺激性的药物敷贴于穴位或患处,使其局部皮肤自然充血、潮红或起泡,这是正常的药理特性。贴药后会感到局部发热,痛痒,属于正常药物反应。所以局部如果起泡之后不要恐慌,发泡与贴敷时间、个人体质有关。
如何避免?
1、贴敷前应洗澡或者局部清洗,保持贴敷部位清洁、干燥。
2、贴敷时要穿透气性好、宽松的衣服。
3、贴敷期间不宜剧烈运动,避免出汗,宜在自然通风的地方,以利于药物吸收
4、不宜在温度过低的房间滞留或直吹风扇。
5、治疗期间要清淡饮食。烟、酒、生冷油腻、鱼虾、海鲜等易致敏及刺激性食物、发性食物可能会让起泡加重!
6、贴敷后局部有轻微灼热,痒感为正常反应;如出现奇痒、灼痛难忍应立即去掉药贴观察,切不要搓、抓、挠、或自行使用洗浴用品及止痒药品。
7、贴敷时间不宜过长,只要出现轻微的发热感就可以揭掉药贴。
如何处理?
1、不要轻易抓挠
保护好创面,不要轻易抓挠,避免破损。处理不当,很容易导致创面感染。
2、让小水泡自然愈合
水量少,不疼、不痒的水泡,可等待其自然吸收,水泡就会消失。水量少但水泡周围皮肤痒痛明显的患者,可涂擦少量的氢化可的松乳膏。如有疑问,可到中医科进行咨询和处理。
3、无菌处理大水泡
水泡很大,且有破损风险的水泡,可以碘伏或酒精在水泡及其周边消*,然后用无菌注射器戳开水泡,把里面的水抽出来。外皮不建议弄破,因为外皮可以起到一个保护的作用防止细菌入侵。再用涂百多邦、美宝湿润烧伤膏等药物保护创面。严格无菌操作,较大水泡不建议自行处理,可及时至中医科进行咨询和处理。
4、保持皮肤清洁干燥
保持局部皮肤的清洁干燥,尽量不要使用纱布或其它物品包扎伤口,使伤口暴露在空气中可以加快愈合速度。
5、发现感染、严重过敏及时就医。
五、什么人群不适合贴“三伏贴”
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症状严重者、咳喘伴有吐*痰、咯血、发烧的患者,肺结核活动期伴有咯血的人都不能用三伏贴治疗。另外,对贴敷药物极度敏感、有严重心肺功能障碍的疾病,或患有支气管扩张的患者、接触性皮炎等皮肤病患者以及孕妇,2岁以下儿童都不适宜贴三伏贴。
西安医院医院
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科室简介
西安交大一附院医院中医科(中西医结合科)人才梯队合理,业务素质过硬,是以陕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代表性传承人王凯同志为学科带头人,集中医、中西医结合临床、教学与科研为一体的临床一级科室。拥有先进的诊疗设施,建立以病人为中心,实现个体化诊疗的新医学模式。科室现有医护人员11人,医师7人,其中博士1人、硕士4人,针推、按摩治疗师4人,汇聚了擅长治疗肿瘤放化疗术后、脾胃病、肺病、心脑血管病、肾病、儿科、妇科、皮肤科等各专业的优秀中医师。科室拥有四诊分析仪、电针仪、中药灌肠机、水疗床、湿热敷等先进的治疗设备。临床中既能突出中医药特色,又能体现中西医结合、内外同治,针药并用。科室治疗方法丰富,开展了中医治未病、中草药、针刺、艾灸、耳穴、拔罐、颊针、腹针、头皮针、推拿按摩、正骨、中医减肥等特色治疗。
门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