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X陪您读的第篇文章
文献来源:中华消化杂志,,41(6):-
特别声明:本文属于医学专业文章,仅供医疗专业人员学术交流。不适合作为非专业人士疾病教育或科普用途。生物制剂已广泛应用于炎症性肠病(IBD)的治疗。年我国引进首个生物制剂抗TNF-α单克隆抗体[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IFX)]用于克罗恩病(CD)的治疗,年适应证扩大到溃疡性结肠炎(UC)。
随后阿达木单克隆抗体(adalimumab,ADA)、乌司奴单克隆抗体(ustekinumab,UST)和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vedolizumab,VDZ)也相继被批准用于IBD的治疗,使临床医师和IBD患者有了更多的选择。
为了更好地指导临床医师规范使用生物制剂,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组织IBD领域相关专家撰写了本建议意见,希望对广大临床医师的临床实践有所帮助。
维得利珠单抗(VDZ)
VDZ是重组人源化IgG1单克隆抗体,特异性拮抗α4β7整合素,阻断α4β7整合素与肠道血管内皮细胞表达的黏膜地址素细胞黏附分子1(MAdCAM-1)的结合,从而阻止T淋巴细胞从血管中迁移至肠黏膜,减轻肠道局部炎症反应。
年美国FDA批准VDZ用于UC、CD的治疗,年我国批准VDZ用于UC、CD的治疗。
一、适应证
对传统治疗或TNF-α抑制剂应答不充分、失应答或不耐受的中至重度活动性成人CD和UC患者。
基于国内外临床指南和共识意见,VDZ还可用于以下患者:
1.美国ACG指南推荐VDZ可用于环孢素诱导缓解的ASUC患者的维持治疗
2.年美国胃肠病学会关于CD使用指南建议VDZ可用于伴活动性肛瘘成人CD患者的诱导和维持治疗
3.年我国《炎症性肠病外科治疗专家共识》推荐严重或慢性顽固性储袋炎(尤其是CD样储袋炎)可使用生物制剂进行治疗
4.基于欧美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的管理指南,VDZ可以考虑用于ICPi(如PD-1抗体)和细胞*性T淋巴细胞相关蛋白4(CTLA-4)抗体导致的激素依赖或难治性肠炎。
二、禁忌证
VDZ的禁忌证为:对VDZ中任何成分过敏;重度活动性感染(如结核病、败血症、巨细胞病*感染、李斯特菌感染)和机会性感染(如进行性多灶性白质脑病)。
三、用药前筛查
开始VDZ治疗前常规筛查并排除细菌、真菌、病*感染,以及特殊病原如结核分枝杆菌、寄生虫感染,尤其需要排除肠道艰难梭菌感染。
存在重度活动性感染,以及肠道艰难梭菌感染时应先控制感染。
VDZ上市后监测数据显示,既往或合并HBV感染的患者应用VDZ后未发生HBV的激活。
目前尚缺少VDZ在潜伏性结核或既往有结核病史的患者中应用的临床数据。对HBV携带者或合并潜伏结核患者,需定期监测。建议视患者具体情况酌情考虑预防用药,以防止结核或HBV再激活。
如果患者在接受VDZ治疗过程中确诊为活动性结核或发生乙型肝炎活动,应停止VDZ治疗,启动规范抗结核治疗或抗HBV治疗。
四、使用方法
VDZ的建议剂量为mg,静脉输注给药,在第0、2和6周,以及随后每8周给药1次。如果第14周仍未观察到治疗获益,则应停止治疗。
目前尚无充分研究证据显示维持治疗的合理疗程。建议根据患者的病情、治疗反应和药物的可及性,由主诊医师与患者共同决策。
VDZ的免疫原性低,通常无需与免疫抑制剂联用来降低免疫原性。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VDZ与免疫抑制剂联用并未增强临床疗效。
另一项meta分析结果显示VDZ药物浓度与临床结局之间存在相关性,但对如何合理应用TDM指导临床实践目前还缺乏证据。
对于难治性CD患者,可考虑予以强化诱导治疗以提高应答。在诱导治疗第10周评估临床应答情况,如果无应答可在第10周增加1次给药以提高疗效。即采用0、2、6、10周的诱导给药方案,14周开始后续以每8周1次给药维持治疗。
CD或UC患者维持治疗过程中如果出现疗效下降,可尝试缩短注射间隔至每4周给药1次以增强疗效。
五、疗效监测
疗效评估指标主要包括临床疾病活动度、内镜下病变及其范围、黏膜愈合情况,以及血清或粪便炎症反应指标。
每次注射前检查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CRP、ESR、粪便钙卫蛋白等指标,评估生命体征和疾病活动度。
第14周(判断原发应答)除评估上述指标外,可行内镜和磁共振小肠成像或CT小肠造影评估。疾病缓解后每6~12个月根据情况对临床指标、炎症指标、内镜和影像指标进行全面评估。
六、特殊人群使用
妊娠期使用VDZ安全性风险级别为B级(低风险),VDZ可在妊娠中、晚期通过胎盘,大部分IgG主要在妊娠晚期通过胎盘。
建议对VDZ维持治疗的IBD患者,妊娠全程可继续采用相同剂量维持治疗,但最后1次使用VDZ应在预产期前6~10周(如果每4周给药1次,则为预产期前4~5周),并在产后48小时恢复用药。
人体乳汁中可检测到VDZ,但量极少,且大部分在胃肠道被破坏,目前未发现对婴儿有不良影响,但仍需更多研究证据支持。
VDZ在未成年人(18岁)中用药的疗效和安全性尚未得到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验证。目前已有一系列单臂和回顾性研究显示VDZ在儿童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老年患者中应用VDZ无需进行剂量调整,其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年轻患者相当。
除原发于胃肠道的淋巴瘤需要慎用外,其他起源的淋巴瘤、皮肤恶性肿瘤和实体瘤患者都可以考虑继续使用VDZ。
CD患者术前使用VDZ不增加腹部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术前不必强制停药[76]。尚无相关临床证据指导术后给药的时机。
出生前母体暴露于VDZ的新生儿,在出生后6个月内不可接种活疫苗,接种灭活疫苗则不受影响。
VDZ因为肠道选择性的特点有可能降低口服灭活疫苗的疗效,但不影响静脉和肌内注射灭活疫苗的疗效。
七、安全性
VDZ在临床注册研究和上市后真实世界应用中均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
常见(发生率≥1/10)的不良反应为鼻咽炎、关节痛和头痛。VDZ的药物输注相关反应发生率约为4%,大多数为轻度或中度,仅1%需终止治疗。
VDZ与安慰剂相比未增加严重感染和机会性感染的风险。
大多数感染为轻至中度,接受标准抗感染治疗后好转,无需停用VDZ。如出现严重感染和机会性感染应停用VDZ治疗。有反复严重感染病史患者,应慎重应用VDZ。
VDZ长期使用者恶性肿瘤的发生率与一般IBD患者的发生率相当。VDZ长期安全性随访和上市后安全性数据均显示VDZ不增加IBD患者的肿瘤发生风险。
目前没有使用VDZ后发生进行性脑白质病变的报道。
(较原文有所删减,仅供个人学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文章链接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