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四!加长版三伏天到来!
今年三伏共40天,7月16日是正式入伏的日子。
“小暑不算热,大暑三伏天”,小暑期间正逢“三伏”的“头伏”。真正的“烤”验来了~
初伏7月16日至7月25日,为10天;
中伏7月26日至8月14日,为20天;
末伏8月15日至8月24日,为10天。
对很多人来说,三伏天也意味着“冬病夏治”模式开启。
“冬病”是指咳嗽、鼻炎、哮喘、体虚易感等某些好发于冬季或在冬季易加重的虚寒性疾病。
“夏治”是指在夏季三伏时令阳气最旺之时,通过温补阳气、散寒驱邪、活血通络等治疗,达到治疗或预防上述冬季易发生或加重的疾病的目的。
三伏贴的原理
夏季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季节,此时人体腠理开泄(毛孔开了),经络气血流通,有利于药物的渗透和吸收。用一些温热性药物贴在穴位上,药物容易渗入皮肤,通过经络气血,作用于人体,补充阳气,起到扶正祛邪的作用,减少或控制“冬病”的发生或加重。
“三伏贴”具体治疗病种如下:
鼻炎、气管炎、咽炎、哮喘;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慢性胃肠炎、溃疡病、慢性腹泄;小儿厌食、遗尿;虚寒头痛、颈肩腰腿痛、胸腹痛、痛经等。
禁忌症
疾病的急性发作期,发烧,咽喉发炎,一岁以下婴儿,孕妇,肺结核,严重心肺功能不足,短时间内贴敷即会大量起水泡者,皮肤容易过敏者。
必须每伏第一天贴才有效吗?
每一伏首日,是敷贴的最佳时机。
海慈医疗集团肺病诊疗中心副主任医师李莉莎解释说:“每伏当日是最热的,而上午是阳中之阳。此时人的穴位、毛孔充分张开,若刚贴完药饼,药力最容易渗透到体内。考虑到大家的需求,延后一两天问题不大。”
一般“冬病夏治”穴位贴敷连续贴药3年,对预防复发有理想的效果。
冬病夏治,不止有三伏贴
三伏贴操作起来相对简单,成为“冬病夏治”最普遍的方法,但其实“冬病夏治”方法很多。
“冬病夏治”方法:内服中药、穴位贴敷、针灸、拔罐等。
吃
尽量少吃脂肪类厚腻荤腥的食物,更要少吃辛辣之品,不易消化的食物会给身体带来额外负担,影响夏天胃肠的消化能力。
喝
高温天气里,不论运动量的大小,都需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能等到口渴时才喝水。
如需在高温环境里进行体力劳动或剧烈运动,至少每小时喝2~4杯温水(毫升~毫升),水温不宜过高,少量多次饮用。
最好不要饮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饮料。这些饮料会导致失去更多的体液。同时,还应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除了喝之外,吃也要注意。
运动
要避免长期呆在空调房中,影响排汗系统的正常生理功能。
可选择10点前或下午5点后去户外运动,让身体微微出汗。
最后,提醒大家,新冠疫情形势严峻复杂,仍要做好勤洗手、戴口罩等防控措施。
千万不能有侥幸心理,做到勤洗手、戴口罩、少聚集、常通风、保持社交距离等个人防护。
半岛新闻客户端综合整理,素材来源:人民日报、半岛网、青岛日报、海报新闻等